从投影到动画,视觉到听觉,
一面墙可以变成一座花园,
也可以是成为一片湛蓝的天空,
还可以是众多故事上演的阵地
......
一面墙,艺术家究竟能玩多少种花样?
一起来看看
↓↓↓
《FLORA》
让光的蔓藤在墙上肆意生长
▲《FLORA》by Philipp Artus
观众可以通过设置好的触摸板交互式地控制动画,从而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图案。

© Philipp Artus,KAOS berlin
抽象线条组合成复杂而精致的形状,看上去有点类似于植物的外观。
© Philipp Artus,Kinetica London
作品在探索动画的同时,也是通过运动来表达生命的活力,动画通过重叠一行直线的正弦波产生,这种波动原理在自然界中,动物和人的运动中也经常可以观察到。
© Philipp Artus,Guerilla projection, Sao Paulo
© Philipp Artus,Visual Art Week, Mexico City
艺术家
Philipp Artus
德国艺术家、电影制片人
与光共舞合作艺术家
Philipp Artus主要从事绘画
《WE ARE THE CLOUDS》
我们都是一朵云,风里来雨里去
▲ 《WE ARE THE CLOUDS》by Varvara & Mar
《WE ARE THE CLOUDS》是Varvara & Mar在爱沙尼亚的街道建筑上投射的一件交互式的投影作品。
建筑表面媒体立面是蓝色的天空场景,观众的剪影被转换成了云,形状跟随人的运动发生变化。
▲ 《WE ARE THE CLOUDS》by Varvara & Mar
作品包含了两个关键层面的概念:一方面,它是一件顽皮的、诗意的、想象的、充满希望的作品。另一方面,艺术家借此谈论的是高度数字化的社会,同时也是生活在脆弱的、受控的、在云中的社会。
▲ 《WE ARE THE CLOUDS》by Varvara & Mar
艺术家
爱沙尼亚新媒体艺术组合
与光共舞合作艺术组合
爱沙尼亚艺术家协会成员
墙上的秘密花园
▲ 《LE JARDIN》 by Daniel Iregui
《LE JARDIN》(又名The Garden)在墙面上展示了植物从播种,到生长,花开,再到花谢,最终走向衰亡的一生。
▲ 《LE JARDIN》 by Daniel Iregui
人们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将自己与墙面联系起来,他们对着手机麦克风吹气播种、施肥、浇水,墙上的植物发生变化,生长,绽放,开花。
除了视觉上的画面,植物的每个动作都伴随音乐,营造出视听同步的效果。
▲ 《LE JARDIN》 by Daniel Iregui
艺术家
与光共舞签约艺术家
The collective Iregular 创始人
从事互动艺术创作10余年
▲ 《The Brain Index》
creative direction by Mark Hansen and Laura Kurgan.
《The Brain Index》是位于哥伦比亚大学科学中心公共大厅的一个交互式数字装置,结合了艺术、科学、数据、故事和信息设计等,展现新角度研究大脑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。
▲ 《The Brain Index》
creative direction by Mark Hansen and Laura Kurgan.
装置由一个LED系统和七个在墙上移动的72英寸显示器组成。
旨在通过比现实中更大和生动图像,传达复杂的大脑科学及其重要性,来吸引公众关注,捕捉人们的想象力,激发人们的好奇心。
▲ 《The Brain Index》
creative direction by Mark Hansen and Laura Kurgan.
艺术家
Mark Henry Hansen
美国统计学家
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
对的数据,艺术与技术的交集特别感兴趣
Laura Kurgan
南非建筑师
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与保护研究生院副教授
Laura Kurgan Design创始人



▲《A Stickman Adventure》 by Matthias Hoegg
艺术家
Matthias Hoegg
英国动画师/ 动画导演/ 插画师
曾获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动画短片奖提名
©版权声明:本文由与光共舞原创,其它平台未经授权,请勿随意转载。
END